緣起

「中央研究院閩客語辭典與文獻語料庫」是中央研究院「語言典藏」第二期子計畫「閩客語典藏」(2007~2012)網站的改版修訂。考量系統更迭,「閩客語典藏」原始網站部分功能已失效,2023年尋求資科技術廠商合作重設「中央研究院閩客語辭典與文獻語料庫」,同時進行字碼與檢索系統之修訂。此次以新版重新上線,歡迎同道多加利用以深化閩客語之共時與歷時研究。

「閩語」及「閩南語」等詞過去在臺灣社會中或有被污名化的情形,然而在學術界中此為基於語言譜系分類而訂的專有名詞,為一中性且為國內外學者普遍使用的學術名詞,「臺灣台語」在學術上的定位即為「臺灣閩南語」。閩南語因其音韻、詞彙、語法層次的豐富性及獨特性,吸引語言學界進行各種共時與歷時研究,本網站希冀藉由提供豐富的文獻語料,持續深化及強化包含臺灣台語在內的閩南語研究。

一、本計畫執行過程感謝下列人士的協助:

廖立文先生:提供廈英大辭典及增補廈英大辭典電子檔案。

林俊育先生:協助台日大辭典台譯及校對工作。

台語信望愛網站:提供台日大辭典線上資訊技術。

另感謝下列個人或單位授權本計畫使用其編著或出版之文獻:

台灣教會公報社授權使用《台灣教會公報全覽》1-26冊及《甘為霖台語字典》(原《廈門音新字典》)。

柯理思教授提供巴色會教會典藏之客語傳教士文獻紙本材料。

胡萬川教授授權使用其編著之《桃園縣民間文學集》及《台中縣民間文學集》。

台中縣立文化中心授權使用其出版之《台中縣民間文學集》共38冊。

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授權使用其出版之《桃園縣民間文學集》共54冊。

二、申請人應用「中研院閩客語辭典與文獻語料庫」網站從事學術研究而獲致成果時,應於論文或其他公開文件中申明誌謝:

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. 2025. 中央研究院閩客語辭典與文獻語料庫.

(https://minhakka2.ling.sinica.edu.tw/index/)